作为80后,我的童年并没有“托举”这个词,而当我看到自己孩子的童年,整个社会却充斥着“托举”现象。回想起来,父母真的没有为我们做过“托举”吗?其实并非如此,只是他们的方式和方法不同罢了。如今看来,所谓的托举背后,隐藏着一个比例问题:物质层面的托举与精神层面的托举如何平衡?8月10日全国上映的电影《不再退缩》,正是从这一角度,探讨了父母如何找到适合孩子的托举黄金比例。
这部电影由曾获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的齐星编剧并执导,潘斌龙、侯佳音、左小青等人主演。影片讲述了刘中华(由潘斌龙饰演)发现女儿刘星榆在冰球运动方面的天赋,并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,治愈了她天生的跛足,最终打破外界偏见,鼓励女儿勇敢追求冰球梦想的故事。
在这个故事中,几个关键元素值得我们深思:刘星榆的天生跛足,以及冰球运动的选择。这两个元素与父女之间的关系交织,成为了探索物质与精神托举之间关系的重要线索。
展开剩余67%刘星榆的跛足是天生的,想要根治它,父母不仅要付出金钱,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、耐心和精神上的支持。更重要的是,帮助她克服自卑、恐惧等心理负担,走出心灵的阴影。
影片通过侯佳音等三位演员展现了刘星榆不同年龄段的成长历程,整个过程中,治疗跛足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。某些阶段,金钱的投入显得尤为重要;有时,耐心与时间的积累才是治愈的关键;而在另外一些时刻,克服心理障碍可能比物质上的支持更为迫切。
虽然大多数观众的孩子并不会面临像刘星榆那样的天生缺陷,但她治疗跛足的过程,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深刻的启示。在我们纠正孩子某些缺陷时,不同的阶段应该给予不同的关注与努力。尤其是心理辅导、时间投入和耐心,往往在关键时刻,远比金钱的投入来得更为重要。如果仅仅依靠花钱去解决问题,结果往往不尽人意。
至于冰球运动,它实际上象征着孩子步入社会的过程。在孩子真正能够在社会中立足之前,家长的“托举”永远无法停歇。影片中的国际联队与兰迪队的对比,恰恰体现了这种差距。前者资金雄厚,设施一流,队员都是精英,费用也相当高,处处展现出“金钱能力”。而后者的资金匮乏,训练条件简朴,成绩如何完全取决于队员们的拼劲与精神状态。
即便是富二代、官二代,也总有比自己更富有、更有权势的“二代”。因此,在物质方面,孩子们总是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,面对这些无法逾越的差距,物质托举的作用和效果显然会受到天花板的限制。而要突破这一天花板,除了天赐好运,最终只能依靠精神托举。潘斌龙饰演的刘中华,正是那个在精神层面给予巨大支持的父亲。他的精神托举,帮助刘星榆实现了人生的逆袭。
然而,精神托举并不像物质托举那样易于衡量,它必须时时关注孩子的反馈。很多时候,父母付出的精神支持,未必能准确地契合孩子的需要,甚至可能引发反效果。这种情形,在影片中也有真实展现。刘星榆与刘中华的激烈争执,便是这种偏差带来的体现。
因此,作为父母,如何探索并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托举比例,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,已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。《不再退缩》通过一个充满温情与励志的故事,为父母们提供了反思和启示。希望在经历了无休止的“卷”之后,家长们能从中汲取一些智慧,调整自己的托举策略,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,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。
发布于:山东省忠琦配资-国内股票配资-配资正规平台-炒股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